宅男小说网 - 综合其他 -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·上古卷·华夏初兴在线阅读 - 第三章 三皇五帝

第三章 三皇五帝

,调有余相给,以均诸侯。”和《孟子》“舜使益掌火……禹疏九河,瀹济、漯,而注之海;决汝、汉,排淮、泗,而注之江……后稷教民稼穑……”的说法相合。可见得当时治水,实在是禹为主,而益、稷佐之《史记·殷本纪》载《汤诰》“古禹皋陶,久劳于外”,大概皋陶和益,是父子继业的。至于治水的法子,大概是疏导诸水,使之各有去路。当时江淮两流域的水,本来都是相通的,就其天然的趋势,叫小水归入大水,大水东流入海,那么,江、淮、河、济四水,就是诸水的纲领,所以这四条水,就唤作四渎《风俗通·山泽》引《尚书大传》:“江、淮、河、济为四渎。”《汤诰》:“东为江,北为济,西为河,南为淮;四渎既修,万民乃有居。”《孟子》:“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汉是也。”因为当时诸水互通,所谓四渎,不过是举出四条大水,以为诸水之纲领,所以济、汉也不妨互言。然而《孟子》说的意思,也不是凿定,把江、淮、河、汉算作四渎;所以“疏九河”“瀹济、漯”“决汝、汉”“排淮、泗”,又是把江、淮、河、济并举,却因为诸水本来都相通,所以“而注之海”“而注之江”,又不妨互言。大概古人这等观念本不是精密确定的,不必泥定字面,生出许多麻烦的问题来。禹治水的方法,大概是如此;《孟子》说“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汉是也”,这十一个字,最能概括观念上句是治水的方法,下句是水的统系。至于详细的情形,要带起许多麻烦的问题来,现在暂不必讲它[《禹贡》里的地理,有一部分应当讲明的见本卷第七章。如要晓得详细的情形,可把胡渭的《禹贡锥指》先看一遍。这部书,虽不很精,然而汇集的说法很多,很容易看;看了这一部,倘要再看别种,也就有门径了]。